最近,全球反盗版联盟(英文缩写ACE,由美国电影协会牵头的行业组织)联合埃及警方,在开罗近郊突击捣毁了一个以“Streameast”名字运作的体育盗播网络。官方给出的数字很直观:过去一年,这个网络通过80个域名累计获得16亿次访问,堪称“全球最大的非法体育直播平台”。
更多的细节也被披露:两名嫌疑人在开罗西北方向的居住地被捕,现场扣押电脑和手机;调查方称发现通过空壳公司和加密货币“洗”出来的盗播广告收入,约620万美元,其中一部分被用来买埃及本地房产。
很多球迷是从一段“名人看球”的视频里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——去年5月,一段“勒布朗·詹姆斯训练间隙看西决”的流传片段,把“Streameast”推上了热搜。无论那段视频的具体细节如何,它确实让这个网站“出圈”了。
然而故事还没就此结束。科技媒体与版权观察网站都注意到:网络上仍能搜到带有“Streameast”字样的站点,部分可能是“镜像站”(就是复制主站内容用来“备份”的站点),也可能是趁势起的“仿冒者”。反盗版联盟承认在持续核查。这也是“打掉头部、后来者冒头”的常态。
为什么这个网站能火?笔者从有网友的留言里看到了答案。有人抱怨“开了会员画质还是糊”“想看一队的比赛得在好几个APP之间来回切”;还有人说“愿意付钱,但国内压根没地方看我关注的联赛”。这些并非情绪化的吐槽,而是当下体育版权生态的现实:贵、碎、难——价格不便宜、入口被拆散、体验不稳定。学界与行业报告也在提醒:当获取路径越碎、越复杂,用户越容易被“免费且一站式”的非法源吸走。去年超级碗(美国职业橄榄球年度决赛)就有研究估算:约1700万人通过非法直播观看。
把镜头拉回中国,这种“贵、碎、难”也不陌生。以今年为例:英超从本赛季起由咪咕视频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新媒体合作伙伴;德甲则由球竞和新球体育接手新赛季大陆地区版权。对普通球迷来说,最直观的变化不是“谁赢得了版权”,而是“我该去哪里看、能不能在一个入口看齐活儿了”。
笔者的观点是:一次“围剿”无法终结盗播,真正能让盗播退潮的,是让正版把“确定性”卖给球迷——看得见、买得到、用得顺。
所谓看得见,是把“去哪看”做成公共信息。谁在今晚转播、哪个APP能看、需要不要额外付费,都应该一目了然。美国方面的新一轮NBA媒体合作里,就明确提出官方应用要做“统一入口”,把用户指引到对应平台去看(并非自己全包)。这种“反向聚合”,就是在给球迷一个清清楚楚的观赛指南。
所谓买得到,是让价格跟需求匹配:有人只想看一支队的一个月,有人只想看几场关键战;就不该被迫“年包+多平台”。当“单场解锁、月度轻量、队伍打包”等选项真正落地,愿意付费的人自然会回流。这不是纸上谈兵,许多市场的一线经验都在说明:当合法获取更直观、总价可控时,盗播的吸引力会显著下降——相关行业分析与协会报告近两年都在反复强调这点。
所谓用得顺,是技术和产品的基本功要扎实:清晰度、稳定性、延迟、投屏、多机位、赛中数据、赛后回看检索,这些体验层面的东西,正版必须“能打”,就不该出现球迷在盗站观赛反而更流畅的事。国内也在做升级,关键在于把升级覆盖到最想看的核心场次,而不是只秀一秀,做做广告。
这一波“打击盗播网站”的时间点耐人寻味:英超、欧冠、美式橄榄球新赛季开打,NBA的新媒体周期也即将上路。重拳出手,既是震慑,也是把“赛季窗口期”的用户留给正版平台。问题在于,如果正版世界仍旧“贵、碎、难”,盗播就不会消失。
盗播的克星可靠的股票配资平台,从来不是警方,而是好的正版产品。
线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